2025年6月19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正式发布了2026QS世界大学排名。该排名共收录了来自10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所大学,反映出了全球高等教育格局的不断变化。
26QS评分指标变化
1. 学术声誉:占比 30%
2. 雇主声誉:占比 15%
3. 师均论文引用:占比 20%
4. 师生比:占比 10%
5. 国际教职员工比例:占比 5%
展开剩余84%6. 留学生比例:占比 5%
7. 国际研究网络:占比 5%
8. 就业成果:占比 5%
9. 可持续发展:占比 5%
今年的QS排名可谓暗流涌动,不仅延续了学术声誉、师生比、国际化比率等核心指标,更悄然引入了“国际生多样性”这一全新维度。这一指标不仅考量国际学生数量,更聚焦生源的地域覆盖面,悄然改变着全球高校的竞争规则。
01
各国榜单整体总结
美国
美国在全球Top10中占据4个席位,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第1,连续第14年位居榜首、斯坦福大学第3、哈佛大学第5、加州理工学院第10。
英国
英国在全球Top10中占据4个席位,其中:帝国理工学院第2、牛津大学第4、剑桥大学第6、伦敦大学学院第9。
加拿大
加拿大在全球Top100中占据4个席位,其中:多伦多大学第29、麦吉尔大学第27、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第40、阿尔伯塔大学第94。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在全球Top100中占据9个席位,其中:墨尔本大学第19、新南威尔士大学第20、悉尼大学第25,八大均上榜Top100。
新加坡
新加坡在全球Top15中占据2个席位,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第8、南洋理工大学第12。这两所大学在国际参与度指标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日本排名较高的大学。
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在全球Top100中占据5个席位,其中:香港大学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1。在全球拥有5所或更多上榜高校的地区中,香港高等教育体系的提升幅度位居第二。
中国内地
中国内地有五间大学挤身全球首50位,最高為排第14位的北京大学,与去年一样;清华大学上升3位,今年排第17位;复旦大学排第30位,比去年高9位;上海交通大学及浙江大学则同样上升2位,分別排第47及49位。
向下滑动查看
完整榜单
香港高校排名全面攀升
此次跻身QS榜单Top100的港校大多成绩斐然,排名历史新高,香港五所大学跻身世界百强,比例(56%)为全球最高。
香港高校排名全面攀升:香港大学三年飙升15位,首次进入全球前15(第11名),创历史新高!五大高校全部进入全球前65,香港高教整体实力持续增强,浸会大学进步最大,三年上升51位,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香港高校全面攀升的背后原因
政府政策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发展,《2024 施政报告》提出 “打造「留学香港」品牌,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通过设立奖学金、扩增非本地生名额、举办国际教育会议及展览等方式,吸引了更多内地和海外优秀学生来港升学,提升了香港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生源质量。
国际化水平高:香港高校的国际教职员比例远超全球平均分,如港大国际师资比例为 65%,港科大达 70%。2026 年 QS 排名新增 “国际学生多样性” 指标,香港高校长期注重生源地域平衡,在该项得分领先,进一步巩固了排名优势。此外,香港高校国际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术环境,吸引了全球优秀学者,也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声誉。
学科实力突出:香港高校的部分优势学科表现卓越,对排名提升起到了带动作用。例如港大港大医学院首次揭示了肠道菌群代谢物 —— 高香草酸具有缓解抑郁症的作用,为抑郁症治疗提供了全新策略方向,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 代谢》上。
在人工智能领域,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其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智能安防、自动驾驶等领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在人文社科、理工科等领域也拥有众多知名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这些学科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不仅助力雇主对毕业生的评价,也提升了学校整体的学术形象和排名。
科研成果显著:香港院校在 “教师论文引用次数” 方面表现突出,说明其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体现了较强的科研实力,这也是影响 QS 排名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才体系完善:香港高校形成了引才、育才、用才 “三位一体” 的人才体系,能够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打造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排名。
欢迎联系下方诺盾老师,定制专属于您的留学规划方案。我们提供一站式申请服务,从学业评估、选校规划,到材料打磨、面试指导,为孩子升学护航,助力入读心仪学校!
发布于:广东省纯旭配资,千茂配资,迎客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